图/受访者提供
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期间,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南沙区科学技术协会、中科宇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小学,共同举办“一区一品牌”航天科普活动,通过知识讲座、图书捐赠和科普研读等形式,为大湾区青少年开启探索宇宙的窗口,传承航天精神。

活动伊始,中科宇航装备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秦峰为在场的550余名师生带来了《我在大湾区造火箭》主题科普讲座,他以运载火箭工作原理及飞行轨迹为引,以火箭研制亲历者的第一视角身份,一步步分享了力箭研制团队是如何解决技术难题,创新解决办法,耗时短短3年、突破了13项重大关键技术,制造出一款大吨位、低成本、智能化、创新性火箭。如今,这款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已在广州南沙的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实现批量化生产,已完成6次发射,将57颗卫星近6吨载荷精准送入预定轨道。
让航天知识“立体”触达。活动现场,中科宇航向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小学捐赠了由青年科学家团队策划的航天科普书籍,包括《火箭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到有繁星的地方去》等互动立体书。学生代表现场朗读力箭一号研制故事,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转化为青少年可感可知的成长坐标。
当泛着油墨香的书页在微光中舒展开来,学生代表宋语涵、邓凯译手捧《火箭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以清朗童声为现场重现了力箭一号研制历程背后的故事。他们的诵读声穿透时空,将大国重箭研制过程中历经的困难与挑战一一复现。此刻神秘的火箭研制工作在青少年学子面前徐徐展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成长坐标,通过书本中研制团队和青少年间的对话,将航天知识转化为浸润式的精神滋养。
“政企校”协同,构建科普教育新生态。本次活动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创新实践,通过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推动航天科技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未来,南沙区将持续深化这一模式,打造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助力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配备13.2英寸曲面触摸屏 新款吉利博越L 1.
近日,我们从官方了解到,2023款吉利博越L1.5T荣耀版车型正...
菲仕兰发布2022年财报:收入利润均大幅增长
北京2023年2月23日/美通社/--北京时间2月21日下午,荷...
卖酒做菜,咖啡店迷上“全时段”营业
在上海开精品咖啡店的店主称,最近在上海咖啡圈的老板们除了讨论要去...
“绩溪牛”亮相元宇宙:完美世界控股集团以数字文创
“我叫阿吉,来自绩溪的山林,我有办法让乡村不仅只有风景,让非遗技...
联想推出小新Pro162023笔记本新配置:i5
感谢IT之家网友华南吴彦祖的线索投递!,联想今日推出小新Pro1...
并购金融助力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华夏银行综合金融为企
在政策的东风下,发行GDR逐渐成为国内企业出海融资最受欢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