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陶晓峰教授团队在全球顶尖期刊《细胞报告医学》)上发表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工具。上海九院放射科王晶波医师,口腔黏膜科沈雪敏主任医师,放射科马绮蘩医师,放射科杨琳医师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上海九院放射科陶晓峰主任医师,放射科袁瑛副主任医师,中国科学院分子成像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评估了一种靶向MET蛋白探针在口腔潜在恶性疾病活检部位选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靶向性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显著提高了诊断准确性,使临床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的活检准确率从72%提高到91%。

研究结果示意图
口腔潜在恶性疾病是一类可能进展为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口腔黏膜疾病,其恶性转化率约为7.9%。早期准确检测OPMDs的恶性转化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目前,主要依赖于常规口腔检查(COE)引导的活检进行精确诊断,但这种方法为有创性操作且高度依赖临床医生的经验,主观性强。
为了探索新的辅助诊断方法,陶晓峰教授团队进行了该研究。团队设计并制备了靶向MET蛋白的近红外荧光成像探针cMBP-ICG,通过漱口的方式显像口腔病灶。
在动物实验中,近红外荧光成像显示肿瘤区域的荧光信号强度高于正常黏膜,肿瘤/背景比(TBR)为6.3,而正常上皮和低分级异型增生的TBR为1.8。NIRFI辅助活检在检测高分级异型增生或鳞癌方面的准确性高于COE引导活检(0.90?vs.?0.77,p?在纳入50名患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中,NIRFI辅助活检的诊断准确性为91%,而COE引导活检为72%(p?=?0.0005)。NIRFI辅助活检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93%,阳性预测值为90%,阴性预测值为91%。通过ROC曲线分析,NIRFI辅助活检的AUC为0.91,而COE引导活检的AUC为0.71。
这项研究为口腔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的、高精度的工具,显著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该成像策略为临床活检操作提供新的可靠指导,为分子成像研究的临床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配备13.2英寸曲面触摸屏 新款吉利博越L 1.
近日,我们从官方了解到,2023款吉利博越L1.5T荣耀版车型正...
菲仕兰发布2022年财报:收入利润均大幅增长
北京2023年2月23日/美通社/--北京时间2月21日下午,荷...
卖酒做菜,咖啡店迷上“全时段”营业
在上海开精品咖啡店的店主称,最近在上海咖啡圈的老板们除了讨论要去...
“绩溪牛”亮相元宇宙:完美世界控股集团以数字文创
“我叫阿吉,来自绩溪的山林,我有办法让乡村不仅只有风景,让非遗技...
联想推出小新Pro162023笔记本新配置:i5
感谢IT之家网友华南吴彦祖的线索投递!,联想今日推出小新Pro1...
并购金融助力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华夏银行综合金融为企
在政策的东风下,发行GDR逐渐成为国内企业出海融资最受欢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