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在笔者看来,“农业新质生产力”就是将现代新技术、新模式运用到农业农村实际生产生活中,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生产力。
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产量更是在去年首次突破1.4万亿斤。这个过程中,以生物育种、无人机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稳产增产上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小,各地资源禀赋条件不同等现实因素也使得农业生产的资源约束日益凸显。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于破解资源约束、提升农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实现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答题。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科技和人才两大要素。
科技引领,打造农业现代化新引擎。在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加大研发力度,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生产工具决定生产效率,要加强农业智能装备制造方面的投入,提升农业生产装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人才驱动,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首先,应扩大乡村振兴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人才规模。通过加强农民技术技能的培训,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程等措施,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其次,要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经验的农业专家和技术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此外,还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解决好职业发展、社会保障等后顾之忧。
可以预见,随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培育更多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释放我国农业生产潜力,这不仅有助于打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天花板”限制,更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自主可控能力,从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配备13.2英寸曲面触摸屏 新款吉利博越L 1.
近日,我们从官方了解到,2023款吉利博越L1.5T荣耀版车型正...
菲仕兰发布2022年财报:收入利润均大幅增长
北京2023年2月23日/美通社/--北京时间2月21日下午,荷...
卖酒做菜,咖啡店迷上“全时段”营业
在上海开精品咖啡店的店主称,最近在上海咖啡圈的老板们除了讨论要去...
“绩溪牛”亮相元宇宙:完美世界控股集团以数字文创
“我叫阿吉,来自绩溪的山林,我有办法让乡村不仅只有风景,让非遗技...
联想推出小新Pro162023笔记本新配置:i5
感谢IT之家网友华南吴彦祖的线索投递!,联想今日推出小新Pro1...
并购金融助力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华夏银行综合金融为企
在政策的东风下,发行GDR逐渐成为国内企业出海融资最受欢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