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北地区玉米小麦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今天在兰州召开推进会。这是国家首次将西北地区列入粮食丰产工程专项实施区域以来,项目5个课题组第一次携“任务书”集中亮相,围绕大面积单产提升,集多方专家智慧,逐一梳理,优化实施方案,全面开启为期三年的攻关之旅。
此次项目推进会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牵头组织,来自西北五省区的18个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和企业代表云集兰州,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技术咨询专家,面对面为该项目的推进指点迷津。
西北地区是我国农业生产模式多元化突出区域,粮食生产具有较高光温生产潜力,其中玉米、小麦和油菜占全国相应作物面积的12.0%、12.6%和7.5%,已成为我国除粮食主产区之外的战略后备区及潜力开发区。
通过近十年攻关,西北地区形成了一批生产实践上产生明显效果的“硬技术”,如全膜双垄沟播机艺一体化、玉米密植精准调控、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风蚀沙化地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创造了绿洲灌区万亩玉米亩产1.2吨和小麦超700公斤、黄土旱塬区百亩玉米单产吨粮田和小麦半吨粮的高产典型。但由于受干旱缺水、土壤瘠薄、寒旱逆境严重、抗旱丰产品种缺乏、耕地生产力低而不稳等因素制约,区域内大面积单产水平仍显不足。
随着“西北地区玉米小麦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北农科人“抱团”出击,为国家贡献节水增粮潜力。
省农科院副院长樊廷录研究员介绍,根据西北地区玉米、小麦和油菜作物生产的区域布局、种植制度、生产现状和产业需求,项目集中开展抗旱节水丰产品种、单产提升关键技术、技术模式与配套体系、规模化应用场景建设四方面工作,打造长城沿线风沙灌区、黄土旱塬区、绿洲灌区、黄土高原旱地、黄土高原灌区集成示范区,玉米、小麦和油菜亩产分别提高100公斤、70公斤和30公斤,带动西北地区5000万亩小麦、玉米和河西制种玉米和油菜增产200万吨,为黄土高原和绿洲灌区粮仓建设提供样板与科技支撑。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配备13.2英寸曲面触摸屏 新款吉利博越L 1.
近日,我们从官方了解到,2023款吉利博越L1.5T荣耀版车型正...
菲仕兰发布2022年财报:收入利润均大幅增长
北京2023年2月23日/美通社/--北京时间2月21日下午,荷...
卖酒做菜,咖啡店迷上“全时段”营业
在上海开精品咖啡店的店主称,最近在上海咖啡圈的老板们除了讨论要去...
“绩溪牛”亮相元宇宙:完美世界控股集团以数字文创
“我叫阿吉,来自绩溪的山林,我有办法让乡村不仅只有风景,让非遗技...
联想推出小新Pro162023笔记本新配置:i5
感谢IT之家网友华南吴彦祖的线索投递!,联想今日推出小新Pro1...
并购金融助力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华夏银行综合金融为企
在政策的东风下,发行GDR逐渐成为国内企业出海融资最受欢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