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新技术、新需求的驱动下,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使用体外诊断试剂模式正成为医学检验发展的重要趋势。
10月18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了解到,该院自研试剂转化项目与受让企业于10月17日联合签约,签约总金额超过1亿元。此次签约的自研试剂项目涵盖了心肌病、胆管癌、胃癌、结肠癌、软组织肿瘤、子宫内膜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马凡综合征等多个疾病领域,采用了国际领先的检测技术,实现了多指标联合检测。
2023年3月,上海市药监局、上海市卫健委印发《上海市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使用体外诊断试剂试点实施方案》通知,规定“符合条件的医院可以根据本单位临床需求,自行研制、使用国内尚无同品种上市的体外诊断试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4家医院列入试点单位。
精准诊断是精准医疗的一项核心条件,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为临床提供精准信息成为医学检验发展趋势。2023年以来,北京、上海等地发布了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使用体外诊断试剂试点方案。基于这一趋势,医疗机构及临床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的兴起,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精准医学检测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表示,作为全国首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单位,该院始终大力鼓励医务人员于临床工作中积极开展发明创造,全力以赴培养“医生发明家”与“医生科学家”,为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此次,上海中山医院自研试剂项目签约总金额突破1亿元,显示出医疗机构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领域的实力。据中山医院介绍,近三年来,该院共申请专利近2400项,获得专利授权1200余项,成功转化303项,占全国三甲医院转化量的6.7%。此外,该院还登上2022全球生物医药发明专利100强榜单,并在最新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百强第三名,3年(2021—2023 年)总转化量位居全国第二。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配备13.2英寸曲面触摸屏 新款吉利博越L 1.
近日,我们从官方了解到,2023款吉利博越L1.5T荣耀版车型正...
菲仕兰发布2022年财报:收入利润均大幅增长
北京2023年2月23日/美通社/--北京时间2月21日下午,荷...
卖酒做菜,咖啡店迷上“全时段”营业
在上海开精品咖啡店的店主称,最近在上海咖啡圈的老板们除了讨论要去...
“绩溪牛”亮相元宇宙:完美世界控股集团以数字文创
“我叫阿吉,来自绩溪的山林,我有办法让乡村不仅只有风景,让非遗技...
联想推出小新Pro162023笔记本新配置:i5
感谢IT之家网友华南吴彦祖的线索投递!,联想今日推出小新Pro1...
并购金融助力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华夏银行综合金融为企
在政策的东风下,发行GDR逐渐成为国内企业出海融资最受欢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