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本周申购发行的利安科技发行价格28.30元,按发行价格计算市盈率约21倍,同行业上市公司中如横河精密、上海亚虹目前市盈率约50倍左右,天龙股份和肇民科技的市盈率约30倍左右,而唯科科技市盈率仅约22倍左右,如何对利安科技合理估值?
邱诤:利安科技的主营业务由注塑产品和精密注塑模具构成,2021年至2023年,利安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6819.48万元、49086.00万元和46947.80万元,其中注塑产品收入分别为39952.24万元、43522.88万元和43549.34万元。分别占公司营业收入的85.33%、88.67%和92.76%。2021年至2023年,利安科技为罗技集团及其供应商提供应用于鼠标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注塑产品及精密注塑模具,向终端客户罗技集团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2822.06万元、31660.91万元和28450.53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0.10%、64.50%和60.60%。
从募集资金投向来看,公司规划本次募集资金用于消费电子注塑件扩产、玩具日用品类产品精密注塑件扩产、汽车配件类产品精密注塑件扩产、医疗器械类产品精密注塑件四个生产项目,以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其中消费电子注塑件扩产项目拟投入9671.38万元,医疗器械类产品精密注塑件扩产项目拟投入6989.73万元,汽车配件类产品精密注塑件扩产项目拟投入14095.49万元,玩具日用品类产品精密注塑件扩产项目拟投入17574.99万元。
占利安科技营业收入最高的消费电子类产品并不是公司投资的重点,目前销售金额较少的玩具日用品类、汽车配件类和医疗器械类产品反而是公司投资的重点。2021年至2023年,利安科技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5.52%、85.62%、85.11%,产能利用率并不算高,因此对公司估值还需看新项目的投资进展情况,仅从目前而言,与公司主业类似的天龙股份和肇民科技平均市盈率约在30倍左右,唯科科技市盈率虽然低至22倍左右,但扣非后其市盈率也在30倍左右。横河精密和上海亚虹市盈率偏高,主要因市值较小且净利润较低所致,因此不具可比性,相比较而言利安科技的估值在30倍市盈率左右比较合理,而公司新项目的进展,将决定公司未来的估值变化。
本刊编辑部:即将上市的汇成真空主营真空镀膜设备,国内上市公司中没有以真空镀膜设备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该如何对公司进行合理估值呢?
邱诤:汇成真空的主要产品或服务为真空镀膜设备以及配套的工艺服务支持,真空镀膜是表面处理技术的一项分支,是指为了减少杂质的干扰,在高度真空环境下,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将金属、非金属或化合物材料转换成气态或等离子态,并沉积于玻璃、金属、陶瓷、塑料或有机材料等固体材质(简称基材、基板或基片)表面形成薄膜的过程。
2021年至2023年,汇成真空营业收入分别为53416.07万元、57079.27万元和52211.44万元,其中真空镀膜设备收入合计分别为44995.98万元、44454.57万元和38226.9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4.24%、77.89%和73.27%,占比较高。同期公司对苹果产业链厂商的合计销售额分别为28716.95万元、20338.73万元和12179.08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3.77%、35.64%和23.34%,来自苹果产业链厂商的毛利占主营业务毛利额比例分别为61.95%、49.74%和31.78%,公司来自于苹果产业链厂商的销售收入和毛利占比较高。
汇成真空产品应用领域主要集中于消费电子行业,2023年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不足,因此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度下降8.53%,扣非后净利润较上年度下降11.01%。但从工时利用率来看,2021年至2023年,公司工时利用率分别为114.47%、111.16%和115.35%,存在一定的产能瓶颈。此次募投项目将提升公司的产能,若消费电子行业能够回暖,其合理估值应在30倍左右。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配备13.2英寸曲面触摸屏 新款吉利博越L 1.
近日,我们从官方了解到,2023款吉利博越L1.5T荣耀版车型正...
菲仕兰发布2022年财报:收入利润均大幅增长
北京2023年2月23日/美通社/--北京时间2月21日下午,荷...
卖酒做菜,咖啡店迷上“全时段”营业
在上海开精品咖啡店的店主称,最近在上海咖啡圈的老板们除了讨论要去...
“绩溪牛”亮相元宇宙:完美世界控股集团以数字文创
“我叫阿吉,来自绩溪的山林,我有办法让乡村不仅只有风景,让非遗技...
联想推出小新Pro162023笔记本新配置:i5
感谢IT之家网友华南吴彦祖的线索投递!,联想今日推出小新Pro1...
并购金融助力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华夏银行综合金融为企
在政策的东风下,发行GDR逐渐成为国内企业出海融资最受欢迎的方式...